1.股市輸誠:
蘇東坡問佛印說:「你看我現在禪坐的姿勢像什麼?」佛印回答說:「像一尊佛。」蘇東坡聽了之後很得意。然後,佛印反問蘇東坡:「那你看我的坐姿像個甚麼?」蘇東坡毫不考慮地回答:「你看起來像一堆牛糞!」佛印只是繼續坐禪,但兩邊嘴角一直往上翹。
目前分類:※股市日記※ (77)
- Mar 31 Fri 2006 10:56
307禪修與進口數值
- Mar 31 Fri 2006 10:54
303股市之各國如廁文化與老外no.30
1. 有一個十分簡單又準確的總經指標:台灣外銷訂單,舉一個簡單的例子,05年8、9、10月外銷訂單創歷史新高,每個月23日左右公佈,當8、9月外銷屢創佳績時,10月23日公佈時剛好就是這波的起漲點,經濟分析一切回歸簡單的數字,而非情緒;另一個反指標:世新大學投資人情緒指數,它分別有幾個高點:04年2月最高(指數7135點也最高,後來三個月跌1700點),05年七月情緒指數又來到高點(指數6480點,後來三個月跌860點);情緒指數有幾個明顯低點:05年4月(指數5565點,後來三個月漲850點),05年10月創下情緒指數歷史低點(指數5618點,後來三個月漲1179點),好消息來了,今年二月情緒指數又創下歷史次低點,若按照過往紀錄大概又要漲個800點(打個七折560點就好了),則此波最低6466+560=7026將在三個月後看到,加油,世新大學。
2. 台灣的外銷訂單來源有四大區塊:美國、中國、日本、歐洲,令人很訝異的是一個兩年來的新趨勢產生,2003-2005年三年來,來自日本的外銷訂單比重分別為8.7﹪、9.9﹪、11.5﹪,而05年12月來自日本的訂單比重竄升至13.3﹪,從8.7﹪到13.3﹪增加4.6﹪,不要小看這4.6﹪,它代表日本三年來每個月淨增加370億台幣對台灣下單,台灣的媒體與研究機構很少去觀察日本企業,像很少人搞的懂sony-erisson是日本公司還是瑞典公司。
- Mar 31 Fri 2006 10:54
302股市之郭泰源與東眼山
1. 先來回顧政治利空2/21-3/2的大盤,在這段被媒體下出來的利空下,指數一共跌44點(哇好大的利空ㄚ),外資在這段期間買進112億元,融資減少77億,也就是散戶殺出195億的股票(77*2.5),價跌段(2/21-2/23)量縮(均量867億),價漲段(2/24-3/2)量增(均量963億),徹底的洗盤,台股4年大頸線是6400~6481,一月測一次,二月再測一次,也可以稱為過頸線的最後壓縮,也就是我說的多頭高檔箱型整理。今年的所謂政治事件在2、3月間一次逼出看報紙作股票的浮額,一切回到基本面,美日中的三大引擎,面板與映像管的世代交替,全球娛樂與消費電子的興衰,第三世界低價手機的銷售等等,我百分百的肯定這些才是今年決戰股市的主軸,政治面不會影響今年全球資金大轉移浪潮。
2. 談到政治,印度內有錫克教的武裝叛亂,喀米爾之虎的獨立運動,外有與巴基斯坦的核武問題,北方與中國的邊界之爭;社會階層按種姓分為四級老死不相往來,…..印度的政治問題會比台灣單純,當你買印度基金時為何不考慮這些問題?只能為昧於意識型態或老舊觀念而迷失於股市股民,捏一把冷汗。對於在這波下跌段所殺出的195億融資與45億的投信,希望你們的心情可以好過點,以後別再看中國時報華府特派員傅*中的假新聞了。
- Mar 31 Fri 2006 10:53
301股市之大家說英文與日本利率
1. 大盤接連3天守住66 均線,各位期指操作的朋友做了什麼動作呢?放空賠錢的朋友,還沒破線是不是空太早了。坦白說,大小M頭之下提早丟空單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均線操作的優點就是可以避免自行判斷的風險,減少自行判斷的次數,少一次判斷,就少一次犯錯的機會。看空的人昧於意識型態作祟,少看一點媒體不會死人的。很高興一些朋友沒有再上週殺盤時去亂殺,不用謝我,是你們的投資水準漸趨成熟。
2. 美國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至101.7,1月為106.8 。芝加哥2月採購經理指數下降至54.9,為自8月以來最低水準,1月為58.5。另一報告顯示,美國1月成屋銷售下降至二年低點。這才是我要擔心的基本面雜音(224那篇有提到一些),但油價在沙烏地阿拉伯爆炸案(我懷疑是被媒體給渲染了)後又回跌60.3元;FED如何看待這些變化,將影響全球包括台灣的股匯市。為三月份行情做個預測後操作會比較有方向,我認為三月份會維持小漲3-5%,象徵性的創個新高約6850左右,聚焦點在於去年股利宣佈與股東會。
3.「廢除"變"終止" 美方態度大逆轉:扁無片面改變兩岸現狀」,我無意討論統獨藍綠的政治問題,多日來一直提到媒體的問題與大家討論,所謂的大逆轉是媒體的大逆轉吧,上週二三兩天,一家大報提到美國政府十分火大…之類的新聞,請大家仔細去讀其內容,「據悉、可靠人士、消息人士、接近布希人士、阿扁旁邊的高層、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國務院高層、中國解放軍內部人士、一位不滿阿扁的民進黨大老、」,上週的報紙新聞充滿了這種字眼,也就是說報導的內容來源無法交代,這類的新聞我通稱「新聞製造」業;就如同一篇研究報告若充滿了下列字眼而不講來源,你也不需浪費時間閱讀:「××科技接獲日系大廠訂單,…3Q後該公司之市占率將達60%,據法人估計可轉虧為盈,EPS上看10元,….同業表示….公司內部高層透露….阿沙布魯研究機構機密報告……美系重量級投資銀行內部研究…..法人買盤近日將積極回補…..」若這樣的報告或NEWS 你大概不會看吧,投資隨政治事件起舞其實也無可厚非,畢竟台灣仍處於不穩定狀態,但若看報紙作股票的習慣無改戒掉的話,還是一句老話:趁早離開這個市場吧,哪天跑出一個「太陽能藍光LED智慧型手機」的鬼話時搞不好就成為博達受害者第二了。
- Mar 31 Fri 2006 10:18
227股市之後廢統論與獨立思考
1. 今天收盤6651點+23,成交值793億,雖然整個架構還在下跌格局中,但是幾天來音政治因素的殺盤聲音很大力道很小,還是一句老話,把你最近一週來害怕恐懼的理由與想法真實紀錄下來,一兩個月再去閱讀之,如果不這麼做,真的永遠都得不到教訓與經驗,趁你還沒輸光之前趕快離開股市吧;今天盤面仍然市面板的天下(達電、敦吉、威力盟、健鼎、台表科、漢唐、萬潤、瀚荃、禾昌),跌深反彈股(矽品、玉晶光、神達)、新舊三高股(新日興、一零四、茂迪)加上基本面穩健的工業電腦(伍豐、寶晟、瑞傳),其中有半數以上是外資的卓墨,廢統論讓想下車的人都下車,反而減輕一點第一季電子業淡季的效應,季報出來的殺傷力自然就降低了。
2. 電子業的營收與業外投資收益,很多人搞不太清楚,股票投資的視野要大(如總經)、更要細(財務數字的解讀),丟一個問題給大家思考,若無法了解的話真的別進來股市:為什麼可成(2474)連續衰退25個月,每月營收以30%的速度在衰退?
3.日本今年1月份貿易赤字3489億日圓(29.5億美元)。相對起前一個月的9119億日圓的貿易盈餘,以及一年前的1939億日圓的貿易盈餘。 政府宣佈最新的數字時稱,高漲的油價,以及內需的復蘇都推動了進口。 這是日本自從1983年1月以來最大的貿易赤字,也是20年來的第三次。我的解讀:有關的數字也反映出正面的訊息,就是內需強勁。 數據也顯示日本的出口繼續增長。1月份的進口擴大了27%至5.36兆日圓,而出口也大幅增加了13.5%至5.01兆日圓。 今天日經225指數收16192點 ,為2/10來最高點。用功的人去看台灣外銷訂單一年來的最大成長來源為何?自然就了解我一直強調的日本了。
- Mar 31 Fri 2006 10:18
228股市之The Gap Month與經典賽
1. 大盤自1/16陷入盤整至今2/27,指數跌165點跌幅2.4%,而融資水位減少154億減幅6.2%,也就是說政治因素的散戶殺盤力量大過大盤下跌力道,如果現在是頭部的話,融資減幅不可能大過大盤跌幅,十年來我從未看到散戶在頭部時能順利開溜,若散戶能順利開溜,那就不是頭部了,我的股市自律心法就是避免散戶心態,最重要的就是反市場原則,我修練反市場心理的做法,就是不斷的反對自己,講難聽一點就是自虐,當市場氣忿令我害怕時,仍然要否定自己的所有價值觀與想法,強迫自己去做一些讓自己害怕的決策,這是我多年來避開追高殺低的紀律,所以看我的日記絕對是有害身心健康的,不用懷疑。
2. 日本一月份出現5年來首度的貿易逆差,這絕對是投資者今年要密切記住的日本大反撲的重要分水嶺,英國「經濟學人」總編Bill Emmott二十年提出「太陽終究西下」(the sun also sets),預言了九0年代的日本低迷經濟;05年底Bill Emmott卻以「太陽終將昇起」(the sun also Rises)的標題,勾勒出日本強力復甦的現況;06年初Livedoors與堀江貴文因假帳弊案而落幕與入獄,但我敢大膽的預言會有100個1000個堀江貴文在日本展露頭角,如網路與手機拍賣平台公司Dena的南場智子,首次獲IFDA國際家具設計大獎的日本年輕設計師桐本隆士、前NHK主播的熟女CEO:老牌三洋(SANYO)也是日本大型商社第一個女性執行長野中知世、…..等大量的四十歲以下、女性、具東大或慶應大學學歷的高材生,這五年來以自行創業或具工業美學設計風格的精神顛覆日本那萬年不變的「和」,當「和」不再是日本年輕人的主要價值觀後,日本這個經濟體已經正式邁入「新經濟」年代。
凱因斯的舊經濟是:土地+勞工+原料,而熊彼得的新經濟是:創新+美學+行銷,前者就留給中國等金磚四國加上越南墨西哥等新興市場國家,而日本在去年終於加入了美德英法瑞士北歐的行列,「日本!妳終於回來」的主因我認為有:終身僱用的崩盤、中國依賴的轉向、個人主義的崛起、社會價值觀的革命;未來幾天我的功課將會繞著日本再起與台灣的關係。
- Mar 31 Fri 2006 10:17
226股市選股的原則與民丹島
1. 首先在此對呂張團隊說聲謝謝,提供一個寶貴園地讓我閒扯淡,事後才去打招呼實在是失格,內容若有不妥或引用失當也請呂先生海量並鞭策。
2. 美國06年3月起,25吋以上電視需裝有數位調諧器,CRT的喪鐘正式敲起,產業的興衰有如汽車取代馬車與鐵路,當年美國汽車完全取代馬車的1920年,由汽車帶領人類歷史中全球股市的第一波大多頭,別告訴我面板族群漲很多,LCD TV普及率在美國都還不到4成,日本不到五成,台灣不到兩成,還有全世界一麻袋約10億人口還沒換液晶電視,若一年後你家的客廳若還是傳統的CRT電視,你大概不好意思請親朋好友來家中造訪吧!
3. 與我熟悉的朋友都了解到我十分喜歡操作PCB族群,PCB涵蓋了所有電子子產業,如LCD(健鼎、台表科)、手機(華通、燿華、嘉聯益)、DDR(健鼎)、網通(新復興)、IPOD(健鼎、柏承)、XB360(育富、瀚宇博)、GPS(高技)、MB(育富)、軟板(嘉聯益)、PSP(華通、育富)好不熱鬧;其中有一檔股票符合漫步華爾街的選股三原則:
- Mar 31 Fri 2006 10:16
225股市之表哥來了
1. 大家又再討論中國觀光客來台的話題,一時之間熊貓、表哥概念股又起,避開那些敏感的話題,來討論實質利多到底多大?首先,每天台港台澳班機高達45班(六點到二十二點,平均22分一班,台港航線是全亞洲最擁擠的航道,民航局不可能額外增加太多航班),現有載客率90%,也就是說,一年只能再擠出最多410,000機位,中國出國觀光每人每年支出1,200美金扣除他們內地交通費、港澳機場捐後僅剩1,000美金,所以全體中國觀光客來台貢獻1,000*410,000=4.1億美金(還沒扣除非本國籍航空公司的機票,因這筆款也非台灣所得),另一方面,去年來台觀光客338萬人次,每人來台花費1550美金,則原有台灣觀光收入初估338萬*1550=52.4億美金; 4.1/52.4=7.82%,也就是說大陸觀光客來台可增加台灣觀光業成長7.82%,簡單明瞭,觀光股反應這個題材上漲超過一支漲停板以上都是夢幻,夢醒就需面對成長率與本益比的事實。
2. 一個飛信各自表述,一場法說會下來,我綜合七家研究機構的報告,06年eps從3.84元-5.98元都有,投資建議從減碼、觀望、區間操作、中立、買進到強力買進目不暇給,三個專業媒體一個看多、一個偏空、一個冷處理不知所云,難怪昨天會上下震盪2塊錢,成交量放大一倍以上;想出場的想買進的都獲得滿足,接下來的最大題材是大客戶奇景光電三月初美國掛牌的戲碼;買賣投資我無法建議,這個產業是供給與需求同時大幅增加的情況,可以從供給來看空,也可以從需求來看多,最好的觀察點是,龐大的drive ic 上下游會不會在哪個小元件缺貨,以及飛信本身 cost-down的速度-回歸財務報表,有沒有答案,至少自己判斷後,爾後的發展就可印證,起碼知道自己哪裡犯錯。
2.介紹一本書:『微醺夜東京』,作者yoyo,出版社:皇冠出版社「Party」系列,yoyo一個酷愛日本sake文化,甚至去日本考取品酒師執照的一個年輕女孩,抄一段該書的廣告文案:
- Mar 31 Fri 2006 10:15
224股市之SONY與小酒館no.10
1. 收6538點 ,+63點,成交值817億;今天盤面似乎對廢統論免疫了,理由很簡單兩天的恐慌殺盤把1Q的淡季賣盤給清出來,二者,下週一去抽益通光電的1400億元解凍;我不是一昧的偏多,只是認為不該受非經濟因素而去殺低。我這個人很賤,盤勢止穩反彈我就會去想利空。我擔心的有下列幾點:
※ 三星將FLASH產能轉回生產DDRII,近一個月回升的DRAM似乎有雜音?
※ I-POD好像有銷售趨緩的跡象?
- Mar 31 Fri 2006 10:15
223股市量價關係與一泊二食--我越寫越多了
1. 收盤6474,跌56點,成交值874億,今天就來談量價關係,有人認為很像去8月的M頭,先來談量,此波下跌的最大兩天或起跌的三天(今與昨日前日)的量都大約是此波大量1813億的45-50%,去年八月起跌最大三日的量約為那波最大量的75-90%,所以到目前為止大部位者沒有出貨的跡象;第二,當時八月沒有突發的非經濟利空,所以那時的散戶幾乎有如溫水煮青蛙而不知,去年那波下跌,散戶大舉恐慌出場(我定義為融資當日減少二十億以上)遲到10/19與10/26才驚慌殺出,而當時已經距離高檔900點或近三個月了,而此波在起跌的第二天(昨天)就已經出現散戶大殺融資25億以上,相信今天也會20億以上的降幅,我投資股市18年唯一的結論:融資戶永遠是輸家,所以我相信這是多頭市場的較大回檔,第三,台灣從來沒有自外於國際股市走不同的路,起碼與美國股市的方向是一致,有所不同的是程度的不一,外國漲30%,台灣再差好歹也會漲個5-8%,國際的股市有明顯的回檔或作頭嗎?除非未來Apple與SONY大回檔,或者美日中的經濟出現急轉直下(如1990年日本房地產泡沫,1994與2004中國宏觀調控與2000年美國網路泡沫)否則今年的台股只有兩種走法1.長多到8000點2.如過去三年般區間上下700-900點混日子,假設是後者吧!恐慌急跌至少不是站在賣方;第四,過去幾次接近底部時都會有一些荒謬的傳言,今天居然午盤過後居然傳出美國會對台經濟制裁,如禁運都傳出來,嘿!美國的X-Box 360與I-POD與MOTO手機不想賣了嗎?
2. 今天或許有各種傳言或情緒,你不仿把這些負面思考都寫下來,投資人的記憶只有三天,有人還記得1995潤八月的事情嗎?有人還記得5年前有在野黨指證歷歷台灣有人靠餿水維生嗎?有人還記得李登輝總統1999年8月的兩國論嗎?有誰還記得SARS時惶惶不可終日嗎?今天的功課就是打開月K線去看每波低點時荒謬的輿論,與走中長空的總體經濟背景與現在是否雷同;答案自己去找,但謹記呂宗耀先生的一句話:「投資要氣長」,我補充一句:「投資要看長」。
3. 今天參加飛信的法說,去年eps2.2元,今年我保守估計4.8-5.2元間,營收成長45%,成長最快的是TV面板驅動IC的封裝,毛利率去年四季分別是:6%、12%、18%、24%,去年十二月毛利率達28%,今年一月跳上29-30%,上半年已排定的出貨毛利率至少30%以上,在場的一些法人如外資沒人問菲力普(他的最大客戶)或聯詠(台灣最大客戶)會不會因廢統論而減少面板驅動IC的產銷,要買要賣飛信應該去看他產能與平均封裝單價的消長與面板的景氣,而不是去思考廢統論吧!
- Mar 31 Fri 2006 10:14
222股市之廢統論與蠟筆小新
1. 廢統論似乎對股市的影響狒狒騰騰的討論著,我一向對政治的變數毫不在意,因為會因為政治的變數而去做一些衝動投資的股友,這六七年來大概輸光積蓄了吧,要談兩岸就得談92共識吧,近二十年來兩岸最friendly就是1992年吧,辜老與汪道涵兩度坐到談判桌行禮如儀,國際賀聲不斷,兩岸春暖花開,多少人熱淚盈框…….夠和平吧,告訴大家一個殘酷的事實:當年台股從5459跌到3305,跌幅達40%以上,年初跌到年底,連一個像樣的反彈都沒有;所以政治對股市的影響別看得太重要,反正要猜也猜不到,政治對分析人員只有一個用處:牽扥:「千錯萬錯都是阿扁的錯,我張國喵老師怎麼會錯呢」,我寧願去看蠟筆小新。或許我的看法會錯,但起碼我會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今天去拜訪一家LCD光電板小廠,他們依舊按進度去瓶頸化、募資擴產、二十四小時三班出貨,總經理認為今年LCD TV沒有淡季,奇美友達要的量依舊增加,廢統論會影響全世界TV的暢旺需求嗎?要不要投資他們是要看她的產能與良率還是誰主張與反對廢統論。
2. 東芝(Toshiba)21日在記者會宣佈,今年4月份將停止在日本銷售映像管(CRT)電視和類比液晶電視,又一則LCD TV的利多,我的老話,快看不到CRT了。
- Mar 31 Fri 2006 10:13
221股市之三個歐巴桑
1. 益通第一天申購 就高達15多萬張,有可能達到30萬張以上,市場將有600多億的資金被鎖住三天,這兩天量能不足的原因就是抽籤,91年初大立光承銷時也是如此,申購期過了就ok了。
2. 選股重不重要?起碼不是你輸贏的關鍵,我講一個親身經歷,在10月中下旬某個呂宗耀先生的演講場,我提早了半個小時去佔位置,後面有三個中年婦人坐著聊股票,我姑且稱她們ABC好了;A:「現在股票好難做,買什麼賠什麼,好像沒什麼標的」
B:「有一家聯詠,3Q毛利率達三成以上,做面板驅動IC,且是全球第一大廠,第二大的奇景好像明年初要到美國掛牌,承銷價聽說至少250台幣以上,聯詠才130元」
- Mar 31 Fri 2006 10:12
219股市假日 漫談-矽品與OPEC
1.突破6797非夢事,只是怎麼過關何時過關的問題,我一直將1Q的行情定義為7135前的關前掙扎,當初7135點重挫的幾個原因大致已經解決,如大選爭議、美國升息、中國宏觀調控等等,這些問題若在投資者心中已經排除則7135將來臨,上周五電子股出現了一些雜音,最具影響的是矽品董事長林文伯申報轉讓3,600張,引發封測族群的重挫,如景碩全懋跌停,我趁假日時好好研究矽品。
2.去年4/29林董申讓4000張,股價從申讓前的28.35修正3天到26.35,之後呢?漲到49.5元 ;10/26 林文柏表示:「雖然第三季電子產業景氣明顯增溫,並且由第三世界成長需求貢獻最大,但是,第三世界地區的市場通路、財務較不透明,第四季到明年第一季會不會出現存貨去化的問題值得觀察」。因此,當時林文伯提出「成也數量、敗也數量」的警語,10/26矽品跌停29.8元,10/27打出波段低點28.4;封測股的股性就是以極為恐佈的走勢來打底,然後又以不乾脆的走法漲上一段不小的漲幅,歷史會不會重演就走著瞧吧!
3.上周上市漲幅較大的有長興、力信、冠西電、中電、可成、綠點、環科、凌華,上櫃漲幅較大的有大億科、新日興、和進、威力盟、中光電、帛漢等;有一半是面板族群,有些是手機族群如元件濾波器等股票,若再拉出最近二十日漲幅較大的個股: 冠西電、長興、力信、瑞軒、英華達、奇美、友達、美律、寶晟科、鈞豪、茂迪、新日興、和進、威力盟、華宏、帛漢、大億科則趨勢更明顯,面板與手機族群是1/23以來初升段的要角,講的更明白一點也就是攻擊7135的主流就是這兩大族群了。
- Mar 31 Fri 2006 10:12
220股市 之工業電腦與商務艙
1. 台積電已經殺不去了,看成交量僅22000張就知道空頭已經沒有子彈了,友達奇美籌碼也相對安定,凌華由ipc轉作面板設備就大漲,看的出面板依舊是主流,反正非經濟因素最晚本周就可以散去,6647點為短多力守之地,下周6797點大概就來了,關鍵在apple與日本的sony,apple何時反彈則台股就安全了,至於sony則視PS3的進度,美林證券17日發布研究報告指出,PS3的上市時點可能會較原訂計畫延後6-12個月,使得日本、美國的上市時間分別延後至2006年秋季與2006年底/2007年初。但是我一月份去日本秋葉原明明看到戰國無雙二PS2&PS3版已經在預售,而取貨日訂為3月底;這到底怎麼回事,莫非SONY搞神秘行銷手法
2.不用太擔心,不要自己嚇自己,錯過了最好賺的飆漲行情,一定要克服心魔,問自己, 20日線破了嗎?有超級大量收長黑嗎?領頭股有死了嗎?
3.今天三則新聞交錯著;「亞光董事長賴以仁決議將低價的訂單,整體DSC接單策略將全數向上調整至以高階機種,因此今年DSC出貨目標將降至390萬台」「普立爾總經劉燈桂表示,蘋果(訂單)給的越來越多,可以分蘋果的人越來越少」「廣東缺工達百萬人,台商以加薪1-2成留人,主因是台商長期居於供應鍊底層,十多年來未思提昇產業層次」;兩個思考方向,一是「到底是店大欺客還是客大欺店」,亞光步上明電神達宏達電的康莊之路,還是大眾華宇的沒有訂單的窘境,二是台商在廣東從3年前的缺電到1年前的缺油到現在的的缺工,以及上海地價的勁揚,低成本中國製造優勢完全喪失,看起來總統的元旦文告需撇開意識型態之爭, 好好思考投資之道,我的解讀是:學習呂張團隊,毛利率30%以下捨去不看
- Mar 31 Fri 2006 10:11
217股市之google與she
1.收6673.75 -10.18,成交值942億
2.如果硬是要討論技術分析,今天低點6665比昨天的低點6647來的高,今日高點6726比昨日的高點6701來的高,基本上我把這種盤視為上漲,討論的意義不大,盤面主流股LCD家族仍然強強滾,如威力盟、華立、和進、中光電、高僑、華宏、力信都有2%以上的上漲,大家長友達也力撐盤上,SO Evething do not changed,其中的華立 (3010)公布元月自結獲利數字,1月每股稅前盈餘1.26元,看起來華立在三華家族中是有些委屈
3.美國財長史諾昨晚的談話值得玩味: 「我們對中國的外匯政策不滿意、我們將要求中國兌現外匯承諾、現在是人民幣進一步變動的時候了、彈性匯率對世界經濟最有利、呼籲讓中國匯率制度更具彈性」呂張投資團隊第四項預測似乎發生:中美貿易與匯率大戰展開了,我認為在未來的半年內將有一麻袋的人民幣升值的預測,然後一定有些專家開始會喧嘩港股或中國股市,好細看看就好;回到事情本質,匯率與股市的關係,一月份台幣升值2.7%,二月至今貶值1.5%,可以幻想看看一月份提列匯兌損失的電子業哪些二月份有回沖利益的,pc與NB的系統商股本太大了,回沖的利益反應到EPS上不具討論意義,這兩天有一族群默默的上漲:工業電腦如瑞膗、廣積、飛捷、寶晟等,當作是二月下旬到三月初中短線淺嚐的清粥小菜,瑞傳3/2召開睽違三年的法說,等等看他們有何名堂
- Mar 31 Fri 2006 10:10
217股市盤前之斷背山
1. 斷背山許多人看過,但有更多人不想看,原因只有一個,同志的禁忌;每個股市player都有一些禁忌,我最大的禁忌是賣錯不願承認,買錯不願認輸
2. 柏南克在國會聽證會的第二天會期告訴參院銀行委員會說:「目前距下一次FOMC會議猶有約六週時間,我們將檢視即將公布的其他數據,並針對經濟需求,進行廣泛討論。」柏南克:「錯誤有二種,一種是升得太高,另一種是升得不夠高。」
3.1月bbratio為0.97,高於12月的修正值(0.93),並創2005年8月以來新高。2 月費城Fed製造業景氣判斷指數為15.4創下去年8月以來的新高, 美國1月房屋開工年率為227.6萬棟,較12月修正後的198.8萬棟跳升14.5%,且較去年同期增加4.0%
- Mar 31 Fri 2006 10:09
216股市鋪陳no.1
1.收6683.93 +85.44,成交值1045億
2.今天這一根長紅,粉碎了空頭技術線仙所謂的-技術線型反壓,我從不認為技術分析的東西可以導果為因來影響大盤,這根長紅一點都不意外,1/12進入盤整格局到現在的最大的原因-FED的新政策為何;昨晚柏南克的國會聽證會證詞中,四平八穩且枯燥單板的央行政策,不禁令人回憶起台灣過去的央行總裁謝森中,他的央行政策名言:緊中帶鬆,鬆中帶緊的鬆緊帶言論,無潤如何,柏南克的上任至少印證了呂張團隊的第一個推論:FED不再成為經濟發展的干擾變數-大致確立;台股居然領先全球反映FED的變數,這起碼在過去是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