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ecashflow國際政經探針專欄 (1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一、胡思亂想與自言自語



bluet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9) 人氣()



bluet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7) 人氣()






bluet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6) 人氣()



                                                                              真正的一國兩制

bluet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5) 人氣()



        今天上總幹事的課收獲非常多,總幹事果然是用台語思考的。總大與豹大都強調正確閱讀財務報表的重要性,當然前提是這家公司提供的報表是可信的。現在許多公司有長期投資,一堆海內外子公司、孫公司或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有的並未提供合併報表,就算提供了我也不確定是不是聲東擊西(只提供想提供的),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股權結構單純的公司,因這樣我才看的懂它真正的現金流向,可信且未造假的報表經過合法的操縱一樣可以誤導投資人。雖然Enron後期違反許多會計原則欺瞞投資人,但它只是把許多常用的手法發揮到極致,而別家公司的手法比較小心低調。

bluet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1) 人氣()






bluet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0) 人氣()

  看著伊拉克的情勢越來越惡化,不禁讓我想起這塊孕育著許多偉大文明的土地,有著多舛的歷史。兩河流域是四大古文明之一,也是最早有文字的文明,因地處中東的心臟,北通波斯、南達紅海、西至地中海、東聯波斯灣,在乾燥的中東又有兩大河作為生命的泉源,自古以來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其樞紐的地理位置也造就了多民族與多文化的今貌。有著四海一家夢想的亞歷山大大帝,期望巴比倫(Babylon,近今日之巴格達)作為他的帝國中心,但在夢想實現前卻先病死於巴比倫。



bluet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bluet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

      上個月下旬在瑞士Davos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s Forum, WEF)與之前最大的不同有兩處,一是歐洲(尤其是德國)的大發聲,二是環保的議題大為增加。今年上半年德國恰為歐盟與G8的輪值雙主席,德國擁有個人魅力的總理Angela Merkel更是開幕致詞的領袖。在一片全球化的浪潮中今年加入了許多環保議題,事實上在大力提倡環保的美麗外表下藏著符合歐盟經濟利益的誘因,也是世界第一出口國與環保技術領先國的德國在提倡全球化之下以環保之名增加進口貿易壁壘的政策。歐盟、日本與美國在要求開發中國家開放市場的同時卻緊緊抓著農產品補貼政策,雖然招來不少批評但大家基本上還是同意自由貿易的,今天若想要對方繼續開放市場並且想增加進口障礙得有更細緻的作法才行。


bluet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4) 人氣()

    

      眼看巴勒斯坦(Fatah與Hamas兩派)與伊拉克(Sunni與Shia兩派)均朝著內戰的方式前進,有時會想問衝突持續升高對雙方真的有好處嗎?為何一方升高衝突另一方即會跟進?這些決定是否能用簡單的架構來分析呢?作為通勤族的我在工作天要開58~60km的車上下班,每個月的油錢加回數票比我的餐費還高,剛剛去加油發現油價又漲了,中油與台塑兩家總是一方漲價另一方隨即跟進。在以上的雙寡頭市場中,不論是政治軍事市場或油價市場都呈現了類似的行為,我想試著用賽局理論來看看是否這些行動真的對雙方而言都是最佳決定,但遺憾的是,無辜平民與消費者不屬於雙寡頭市場中的任何一方。

bluet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5) 人氣()

    幾天前(1/25)越南總理訪問梵蒂岡,這兩個在意識形態上天差地別的國家在上週四的會面後均表達了有意願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越梵雙邊關係自冷戰結束後至2000年間並無解凍的現象,雖然這與共產國家無神論的立場有關之外,教廷曾暗地鼓勵美國開打越戰亦是原因之一,直至前任教宗晚年才漸漸有所接觸。雙方願意放棄嫌隙有所接觸必是為了各取所需,越南自經濟向中共老大哥學習改革開放以來,想扮演區域經濟重要組成的態度一直非常積極,在東南亞國協(ASEAN)尤其用力極深,去年十一月也成功的扮演好亞太經合會(APEC)主辦國的角色,除了大大提高了國際能見度也宣示了越南政府戮力發展經濟的決心,對越南來說,與教廷接觸主要是公關形象目的,是為了把自己推銷出去並營造適合投資的政府形象;但對於教廷來說,與越南接觸是一個務實且不得不的選擇,教廷雖是一個宗教性的政府組織,但其領土不到0.5平方公里,沒有軍隊可以保護自己,與其說教廷是一個國家不如說她是一個跨產業的跨國企業常駐於羅馬的總部,其經營的主業是服務業與顧問業等軟性產業,也跨足了教育業、房地產業、藝術品交易、債券等事業,雖然教廷擁有龐大的事業體與專業的神職經理人在確保其財源不虞匱乏,但精於政治手段與商業操作的教廷也不得不對市場的趨勢低頭。教廷的傳統已開發市場在歐洲與美洲,其新興市場東亞與西非,就如所有跨國大企業一般,教廷今天面臨傳統市場已飽和且全球化後年輕一代的消費者想要求新求變的夾擊,宗教事業與共產主義有一個共同點:社會越不公他們越有市場競爭力,這也是為什麼在已開發市場面臨飽和而開發困難的原因。另一件使教廷在傳統市場市佔率逐年下滑的主因是移民人口的質變,移民人口的組成已由大部分是來自基督教國家移民轉變成來自亞洲與非洲的移民,這使的回教在教廷的傳統市場市佔率逐年提高,以歐洲最大的天主教國法國為例,其人口有十分之一是回教徒,前年十一月的巴黎暴動是此「歐拉伯」現象的反應。


bluet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

                               


bluet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3) 人氣()



     黑鷹計劃2 -- Black Hawk Down II

bluet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0) 人氣()



bluet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1) 人氣()

        要真正了解經濟區塊間的互動結構,必須同時觀察其間的金流、物流與人流,讓我們先從金流的角度來看看現今世上最受矚目的兩大經濟區域的互動吧。


bluet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4) 人氣()



bluet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1) 人氣()

(五) 貌合神離

       時針繼續走到12點中您可看到蒙古與俄羅斯,現在讓我們來談談中俄兩國貌合神離的關係。俄羅斯是能源大國,中國當然極力爭取俄羅斯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雖然在政治與軍事上中俄兩國因有共同敵人故常站在同一戰線上(車臣獨立與台獨;反制美國中亞駐軍),但在經濟上中俄各有盤算,尤其是中日的能源爭奪更使中俄的能源合作關係基礎薄弱(關於中日關係晚點再說)。中國挾著大量資金積極投資俄羅斯的石油與天然氣事業(包含鑽探業,尤其是庫頁島),但若中國欲收購超過一半的股權則總是被俄羅斯總理普丁否決,使中國對俄羅斯敢怒不敢言。普丁將能源當作政治籌碼已不是第一次,2006年初普丁為了給親西方的烏克蘭政府下馬威(橘色革命的尤申科政府,曾被民眾高度期許而重選上台,現卻因政府貪污醜聞頻傳與內鬨白熱化而大失民心,是否似曾相識?),就曾突然切斷天然氣供應,逼的烏克蘭人天氣冷卻沒暖氣沒熱水冷的受不了 (烏克蘭有三分之一天然氣由俄羅斯供應,其實不只東歐多國,連奧地利等中西歐國家都或多或少進口俄羅斯天然氣),弄到烏克蘭同意自2007年開始後願支付2倍的價格。有鑑於此中國對俄羅斯能否成為穩定的石油或天然氣來源不具信心,這也加強了中國向非洲與南美開拓石油來源的決心。

bluet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5) 人氣()

Hi my friend,



         我回來了 ,這次沒買任何紀念品 ,但心裏裝了很多東西 ,覺得有時重有時輕

bluet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