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舉工業電腦族群為例



       表一:第一個數字是股本億元,第二個數字是本波最大跌幅



      研華        45億  -17﹪

      威達電 15.8億  -24﹪

      友通    10.5億 –13﹪

      瑞傳         8億 –19﹪

      凌華      7.5億 –21﹪

      艾訊         6億   -26﹪

      飛捷      5.1億   -28﹪

      立端      4.5億  -25﹪

      振樺         4億  -28﹪

      廣積         4億  -32﹪

      伍豐      3.7億  -35﹪

      振曜      3.5億  -37﹪

      寶晟科  2.4億  -50﹪ 



       表二:去年十月底大盤落底時,各股當日之十日平均成交張數



      研華 532

     威達電 1395 

     友通 956 

     瑞傳 633 

     凌華 106 

     艾訊   26 

     飛捷 244 

     立端 122 

     振樺   97 

     廣積 144

     伍豐 224

     振曜 128

     寶晟科 29 



       這兩個表給我幾個啟示: 

 

        1、 大盤大幅修正的過程中,再如何強勢的電子子族群都要下跌,系統風險通通要殺戮。



        2、 越是股本小的股票殺戮越慘烈,當然我也承認股本越小的股票在多頭趨勢時漲幅較大(如05年11月-06年4月);但是多數人都沒有辦法尋找到相對的高低點,一部份的投資人是追高殺低,另一部份的投資人是死多頭。



        3、 當大盤在低檔時,從表二可以看出,股本越小的公司其成交量越低,也就是說即便你有很強的產業觀察力與很強的總經判斷力,但是那麼小的成交量,真得很難買足,除非你是那種三張五張的投資人;我買股票的一個原則,當我想買進時,買進的張數絕對不能超過當日該股成交量的1/30,否則很容易買不足或陷入流動性風險中。 



        以去年十月中下旬的廣積為例:其十日均量才144張,也就是說按造我的買法,一天只能買四張,當時股價大約48-50元,如果想買個三百萬,要買16天才能買足,而且天天要緊盯盤面,很少人有這種耐心。



        4、 小型飆股的漲跌都很刺激,但是我不想自欺欺人,真得有辦法賺到這個錢的確很困難,因為一般人抓不到大盤底部,即使總體概念很強的人,誰有耐心花上16天且每天花三到四個小時去慢慢買。



        5、 一般投資人大部分都會追到相對高點,如果你選擇股本較大流動性較好的股票,表一的跌幅看得很清楚,股本較大族群跌幅平均18﹪,股本較小的跌幅平均為35﹪,相距17﹪,不要小看這17﹪的相對少虧損的部分,能不能反敗為勝往往就是這1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luetide 的頭像
    bluetide

    bluetide

    bluet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3) 人氣()